首页

艾彩女王调教社区

时间:2025-05-24 17:49:31 作者:第一观察|总书记重要指示引领精神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 浏览量:97600

  “村村寨寨哎/打起鼓敲起锣/阿佤唱新歌/……道路越走越宽阔/越宽阔……”60年来,一首欢快的《阿佤人民唱新歌》唱响村村寨寨、大江南北,使云南阿佤山名扬四海、家喻户晓。

  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是我国最大的佤族聚居县,集边疆、山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为一体。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当地加快脱贫攻坚步伐,截至2019年底,该县67个贫困村、4万多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2021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沧源县边境村的老支书们回信,勉励他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引领乡亲们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

  3年来,各族干部群众将殷殷嘱托转化为砥砺奋进的动力,新时代阿佤人民继续唱响幸福歌。

  “甜蜜”生活入画来  

  从沧源县城出发,车辆驶过几片稻田,一头扎进莽莽青山。峰回路转,约莫个把小时,一片红顶黄墙的佤寨跃然眼前,班洪乡班洪村下班坝自然村就坐落在层层绿树掩映间。

  新开园的班洪乡南滚河蜜蜂科普园里,74岁的班洪村老支书岩翁俯身端详着一个个半米高的“木房子”。这是新引进的智能化蜜蜂饲养蜂箱,连上手机App就能管理蜂群,实时监测温度、二氧化碳浓度。

8月1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研究员黄家兴(左)向岩翁介绍智能化蜜蜂饲养蜂箱。新华社记者吉哲鹏 摄

  岩翁是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老支书之一。他曾带领村民修水沟,建学校,成立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亲历了班洪村的巨变。如今,岩翁又奋战在乡村振兴一线,每天都闲不住,最近还“触网”电商,与当地主播一起直播“带货”推介家乡黑蜜。

  沧源花期叠错,一年四季蜜源不断。每逢开春,漫山遍野的白色米团花绽放,蜜蜂采这种花,能酿出佤山特有的黑蜜。多年前,岩翁也想带领村民养殖蜜蜂,但当地百姓习惯“无为而治”:有蜜就割,没蜜不喂,蜜蜂经常大量飞逃。

  2021年5月,班洪村迎来一群“蜜蜂侠”,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的科研团队正式入驻,不仅手把手教村民科学育蜂,还探明了米团花黑蜜的活性成分及功效,大大提升了“沧源黑蜜”的市场认可度。

  “这是我们的‘空中经济’。”接过岩翁担子的班洪村党总支书记杨志良笑着说,“小蜜蜂”不争田、不占地、省劳力,适合山区发展。为此,班洪村砍掉竹笋加工、养鱼等不占优势的项目,集中力量发展蜜蜂产业和生态旅游业。

  “总书记勉励我们建设好美丽家园。我们牢记嘱托,将继续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搞好边疆建设,阿佤山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岩翁说。

这是位于班洪乡班洪村下班坝自然村的葫芦王地AAAA级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沧源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年来,沧源县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培育糖、茶、牛、烟等10个“亿元”产业,各乡村立足自身资源,发展特色产业,乡村经济焕发勃勃生机:在芒卡镇莱片村,7200多亩沃柑长势正旺;在糯良乡班鸽村,山水田园、特色民居成为网红打卡点;在永和口岸,一辆辆满载甘蔗、矿石、蔬果的货车有序通关……一幅幅阿佤山美丽幸福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共绘最美“同心圆”

  在班洪乡政府门口的中心广场,飘扬的国旗下,几张板凳,几杯热茶,十位给总书记写信的老支书时常和村民们聚在这里,为大家做宣讲,将回信精神传递给每一个人。

  “以前招待客人才有机会吃鸡肉烂饭,把大米跟鸡肉乱炖在一起,为的是每个人都能尝一口肉。”给总书记写信的老支书之一、班洪乡芒库村老支书俄松说,“现在,我们餐餐不缺肉,佤族鸡肉烂饭制作技艺已经是省级非遗项目,游客必点的名吃。”

  从一碗鸡肉烂饭,到生活方方面面的变迁,俄松娓娓道来:“从前我们刀耕火种,住茅草房,走泥巴路,现在村村寨寨通公路,人人有医保,顿顿能吃饱,我们的幸福生活靠什么?靠的是共产党的领导和大家的团结奋斗。”

  “总书记,西代勐(佤语:非常好)!共产党,西代勐!”大家连声说道。

  从改造农村危房的“佤山幸福工程”到脱贫攻坚,再到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阿佤山各族群众不分你我、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村民们都是受益者,热烈的共鸣发自肺腑。

  “总书记勉励我们维护好民族团结。这要求我们要更细、更实地做好群众工作,促进大家的交往交流交融。”俄松说。

5月3日,各地游客在沧源县翁丁村和村民一起参加佤族传统民俗拉木鼓活动。(沧源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近年来,沧源县还深入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推动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暑假期间,沧源县勐董镇中心完小的足球场上不时响起哨声,U8和U10组的队员正紧张训练,为近期的一场选拔赛作准备。小球员们来自9个不同民族,他们动作敏捷,身板结实,皮肤晒得黝黑。

  “踢后卫的13号是我最好的傣族朋友,33号边卫是佤族好哥们,我们在一个队相互打好配合。”U8组队长兼前锋肖粟青指着场上的伙伴说。

  “足球把孩子们紧密联系在一起,不分彼此,敢打敢拼,不仅让他们收获了成长,也让民族团结润物无声。”校长陈世民感慨。

  “吉祥的日子里不分你我,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刻,团结可以给我们带来幸福……”在不久前落幕的第24届沧源佤族音乐节上,佤族民歌《加林赛》旋律响起,各族游客手挽手,沉醉热舞。“我们要让世界看到佤山儿女团结奋进的新面貌。”沧源佤族青年音乐人茶艾南说。

  一草一木写忠诚

  顺着219国道,驶过一个个回头弯,穿过一丛丛遮天蔽日的巨龙竹,就到了班老乡班搞村。这里与缅甸隔河相望,边境线上,峰峦叠翠,蝉鸣声此起彼伏。

  列队,举着国旗,带上干粮,顶着烈日行进在巡边路上,这是班搞村东坝卡二级边境联防所巡边队的寻常一幕。

8月16日,老支书尼红(左二)和班老乡班搞村巡边队一起出发去巡边。新华社记者吉哲鹏 摄

  年近古稀的尼红是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老支书之一,他已记不清自己走过多少次巡边路。“习近平总书记勉励我们守护好神圣国土。现在除了实地巡查,我们还有立体化防控体系配合。”尼红说。

  在沧源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强边固防机制引领下,班搞村400多户村民轮流值守在国境线上,形成“守边有我,请党放心”的行动自觉,淬炼出新一代守护国土的巡边人。

  一砖一瓦,都是家园;一草一木,皆为中国。如今,在沧源县147.083公里的国境线上,巡边人在山林间穿行,现代化边境幸福村串珠成线,共同筑牢边疆安全稳定屏障。

  从空中俯瞰班搞村勐弄自然村,群山环抱下,蓝顶、红顶的特色民居一栋栋掩映在绿树中,各家院子里一面面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站在村口大榕树下的观景平台上远望,青山一览无余,梯田延伸到山脚,这是一片上百亩的辣椒种植园。

  “收完辣椒,我们准备种苞谷,后面再种点西瓜,这边光热条件好,只要人勤快,腰包就不会瘪。”班搞村党总支书记王强说,“发展产业才能致富,日子好了才能留住人,建设好寨子,才能更好守护界碑。”

  观景台附近一栋三层楼房的主人冯永红靠种植橡胶、养猪养牛培养出4个大学生。他笑着道出了寻常生活:“家里有70多亩橡胶树,今年胶价比去年高,这块收入估计有八九万元。在家门口打工,既能增收又不影响守边,干劲儿十足。”

  在班老乡下班老村老支书赛金家,他捧出刚采摘的百香果,蜜甜带酸的味道让人赞不绝口。2023年,村里发展百香果产业,赛金第一个站出来种了8亩,“模范带头就是不等不靠、实干苦干,自己种的果子味道更甜!”

  一人一户一村的“寻常”,汇聚成了阿佤山拼搏奋进的时代脉动。

  边疆各族儿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积极探索守边稳边、富边安边发展新路。截至2023年底,云南建成374个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如同宝石一般镶嵌在祖国西南边陲。

  “总书记回信到佤山,山笑水笑云潮涌;木鼓声声传情意,古老边寨沐春风……”人们敲响木鼓,踏歌起舞,新时代的《阿佤人民幸福歌》在村村寨寨唱响。

  领衔记者:李银

  文字记者:吉哲鹏、严勇、陆君钰

  策划:张晓松

  统筹:王薇、马丽娟

  新华社国内部出品

【编辑:王超】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焕新影史经典 话剧《乌鸦与麻雀》将演

同时,北京不断探索商旅文体融合发展的新路径。本届消费季期间,“娱游京城”板块联合北京京彩文化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送出“文旅优惠大礼包”,为人们的休闲生活叠加出更多丰富选项。其中,京彩灯会在横跨中秋国庆双节的整个活动期间,联动消费季推出面向不同人群的门票优惠政策,带动总销售额超过2300万元。在即将到来的2025年春节,还将推出具喜庆氛围的春节灯会活动,为市民带来更多惊喜。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班果:建议将青海设为重点流域生态补偿试点

根据北京市商务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北京餐饮业趋稳向好,餐饮业收入首次突破13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5%,超过全国增速12.1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9%,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贡献率达52.8%。餐饮业收入和市场主体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法国总理访问加拿大 两国今年将启动部长会议

据透露,目前这款概念型飞行汽车正在广州试飞基地进行测试。尽管尚未量产交付,但小鹏在等待合适的应用场景和政策成熟。一旦条件成熟,将启动量产交付计划。

青春华章|残奥会冠军蒋裕燕:意外不能成为虚度人生的借口

4.依法惩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组织“人肉搜索”,违法收集并向不特定多数人发布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符合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的,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定罪处罚;依照刑法和司法解释规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机构:房企应围绕代建、综合运营服务等赛道积极转型升级

但也要看到,作为投资者财富管理的重要方式之一,银行理财的产品收益率仍有进一步修复的空间。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每年年底的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分别为4.44%、4.05%、3.55%。今年上半年,3.39%的平均收益率虽较去年底的2.09%有所回升,但仍然低于往年平均水平。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